SSブログ

雁荡山纪行 龙鼻洞 [旅游]

dong025.jpg
龙鼻洞又名龙鼻龛,位于灵岩寺右侧的插龙峰下。可从寺后或寺旁的石蹬小路盘旋而上。洞口朝南,正对玉女峰。早在我游雁荡山之前,在书上就看到过龙鼻洞的介绍文章,心向往之,想要一探究竟,于是沿着山路拾级而上,到了龙鼻洞口。

dong024.jpg
此洞崖碑刻特多,记有80多处,被称为“雁山石窟”。在雁荡山导游书上得知,龙鼻洞中年代最早的摩崖石刻数唐代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的“包举来 壬寅七月朔”。书上写着包举曾任武康县尉,在长庆二年来游雁荡山,并在龙鼻洞题刻。可是我在龙鼻洞没有找到,可惜了。

龙鼻洞中,从唐代到民国时期的摩崖石刻有80多处,都是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来此一游并留下的题刻。

dong001.jpg

dong002.jpg

dong003.jpg

dong004.jpg
这块石头上刻有唐景崇的名字,在书上查到唐景崇(?-1914)字春卿,广西灌阳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来游雁荡山。

dong005.jpg

dong006.jpg

dong007.jpg
到了清末民初,文人墨客到雁荡山龙鼻洞题名的仍然络绎不绝,值得一提的是1916年,应乐清蒋叔南昆仲之邀,近代文化名人张元济、傅增湘、蒋维乔一行到雁荡山游玩时留下的这块记游碑。

这块青石碑上用篆书体刻着: “丙辰九月二十五日,蒋君冶招游雁荡,宿灵岩寺。翌日,观小龙湫,探天窗洞,登屏霞嶂,挹龙鼻水。摩崖题名。曼殊白廷夔记。同游者海盐张元济、武进蒋维乔、江安傅增湘”。旁边还有一行楷书体小字“乙亥夏偕贵阳邢端、嵊邢震南自黄山归,迂道来游,增湘记”。

原来,记游碑上的丙辰是1916年,乙亥是1935年。记录了相隔二十年的两次名人游踪。

dong008.jpg

dong009.jpg

dong010.jpg

dong012.jpg
这好像是一首汉诗,作者待考。

dong014.jpg

dong013.jpg

dong015.jpg
明代的常居敬的霖雨苍生四个字的题刻。

dong016.jpg
明代的黄淮(1367-1449)在宣德癸丑(1433年)冬游雁荡山留下的题刻。

dong017.jpg
明代万历五年(1577年)金应徵、朱守行的题名。

dong018.jpg
这应该是元人的题刻。时间可知是至元已丑(1289年)暮秋。

dong019.jpg
朱裳到此。朱裳(1482-1539)字公垂,河南沙河人。正德九年(1514年)进士。历官右副都御史,谥端简。

dong011.jpg

dong020.jpg

dong021.jpg
石壁上刻着历代文人的题记。

dong022.jpg
其中,龙鼻洞中最吸引人最著名的莫过于《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的题字。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沈括巡视温州,曾到雁荡山做了实地考察。他对雁荡山的地貌特点做了精心观察,并联系黄土高原的地形做了类比分析,正确推断出雁荡山的成因,是由于流水侵蚀的作用,才使平原变成山岳。这是科学的创见。

QQ截图20220430155900.png

QQ截图20220430160213.png
我在清代的《东瓯金石志》中找到了沈括在龙鼻洞题字的详细信息。

QQ截图20220414092428.png

QQ截图20220414092503.png
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有关雁荡山的文字。

dong023.jpg
龙鼻洞洞口正对着对面的玉女峰。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称这里为“幛石第一奇“。果然名不虚传,大饱眼福。

dong026.jpg
在龙鼻洞外附近,有一块大石头,上面题刻着朱熹的四个大字,天开图画。
nice!(9)  コメント(0) 
共通テーマ:旅行

この広告は前回の更新から一定期間経過した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更新すると自動で解除されます。